静检之星丨赓续奋斗精神,凝聚检察力量

时间:2021-08-03

      

为进一步巩固深化检察队伍教育整顿期间英模教育成果,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静安区检察院开展2021年第二季度“静检之星”优秀人物(团队)评选活动。

第二季度的“静检之星”都有谁?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他们是“未”爱前行的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官办案组;守为民初心、解燃眉之急的国家司法救助办案组;攻坚克难、不惧挑战的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打击“保险黑产”的办案专家刘伯嵩;践行“胡杨精神”的援疆检察官李鹏。

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官办案组

他们始终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检察保障。他们坚持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相结合,当好迷途罪错未成年人的“引路人”。充分评估罪错未成年人犯罪根源,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教,用大爱让每一名罪错未成年人和曾经走错的路说再见。他们坚持双向保护,既坚决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又当好未成年被害人的“守护者”。今年以来为未成年被害人落实法律援助10次,开展司法救助5名,提供心理疏导8名,用关爱呵护未成年被害人的身心健康。他们坚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当好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领跑者”。制作《护蕾行动》公益宣传片,在最高检检察开放日首发,并通过“晓黑板”APP向全国教师、家长和学生推送,阅读量超2389万次。为了让孩子永远远离犯罪,为了让孩子不再受到伤害,他们永远使命在肩、始终“未”爱前行!

国家司法救助办案组  

他们秉持解民生之忧、抒民生之困的司法办案理念,用心用情做好司法救助这项民心工程。今年以来共受理司法救助案件17件,办结16件,发放司法救助款25万余元。“个性化”措施,确保办案与救助无缝衔接。逐案实行“个性化”救助,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救助案件,“量身定制”救助帮扶措施,最大程度实现救急效果。“常态化”工作,扩大司法救助覆盖面。牵头制定《业务部门法律监督线索移送工作办法》,从源头上确保了检察环节救助线索的早覆盖、全覆盖,形成全院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多元化”模式,打造区域救助共同体。运用多种综合性救助手段,联合多方组织机构和办案部门形成救助合力,采用“救助+帮扶”的模式,从“输血式”救助转变为“造血式”救助。突出救助重点,注重人文关怀,他们用行动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检察温度!

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年3月以来,静安检察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聚焦职能职责,忠诚担当尽责,着力发挥四项作用,全力打好教育整顿攻坚战。他们当好“参谋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制定总方案、子方案10个,细化项目化推进表、规范指引等工作提示26个,确保每项工作标准清晰、时限明确、责任到位,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撰写的“四学”制度日报获上级充分肯定并推广为全区经验,真正做到参之有道、谋之有策、助之有力。他们当好“协调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教育整顿中,筹办各类会议22次,加强请示汇报,积极争取上级指导,做到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查纠整改严肃认真,为民办事取得成效,把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切实把决策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他们当好“作战部”,发挥督促推动作用。加强对工作专班的指导督促,有力有序推进“七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与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信息共享,在官方公众号发布教育整顿信息30篇,“办实事”典型案事例22个,取得良好反响。他们当好“后勤部”,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在内网专栏公布学习教育参考资料,形成“学习强国”等在线平台学习情况通报机制,拟定各类统计报表格式模板,建立信息日报制度,编发工作动态、简报81期,及时提炼经验做法,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他们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中,迎难而上、不惧挑战,为推动静安检察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走深走实、落地见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刘伯嵩

二季度中,刘伯嵩同志积极参与打击和防范保险行业黑色产业犯罪工作,促进保险行业合规经营,相关办案及综合治理工作获评上海检察机关落实“三号检察建议”优秀案(事)例。依法办案,有力打击犯罪。他办理涉及“保险黑产”案件13件54人,涉案金额600余万元,有力打击了保险行业职务侵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活动,切实维护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合法权益。延伸职能,参与综合治理。他深入本市保险同业公会等单位调研,参与撰写《关于保险行业保单销售黑色产业链涉嫌犯罪的调研报告》,并向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案发保险公司制发《检察建议书》,获得两家单位书面回复和赠送锦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主动作为,推动长效长治。参与草拟《关于办理涉“保险黑产”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加强配合协作、共同打击和防范保险行业黑色产业犯罪的实施意见》,旨在市级层面构建惩防保险黑产犯罪的长效机制,加大对保险黑产的有效预防和精准打击,为保险行业健康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4月,李鹏同志从上海跨越5000公里抵达新疆喀什,开始为期半年的援疆之行,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心中的“胡杨精神”。用“不怕苦”的胡杨精神克服困难。他克服气候、语言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积极适应喀什检察的工作节奏,调整好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喀什检察各项工作中去。用“不服输”的胡杨精神履职尽责。他对10余件职务犯罪线索进行分析研判,认真开展线索核查和案件初查工作。今年6月,和同事们成功立案侦查一起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实现了今年喀什检察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零的突破。用“不忘本”的胡杨精神践行初心。他始终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了共产党员和上海检察人员的形象,积极参与到喀什检察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去,用实际行动擦亮胸前的党徽和检徽,做好新疆检察和上海检察的桥梁纽带!

打印此页 关闭页面

主办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