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厚积薄发,做赛场上的逐梦人

时间:2024-07-22

      

近日,静安区检察院组织开展第三期“静检MODEL说”活动,邀请第一届全国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能手、第六届上海市检察机关未检办案能手、院公益检察室副主任徐衍作专题分享,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蔡盛,公益检察室干警和近两年新进人员参加。

徐衍检察官围绕“厉兵秣马厚积薄发,做赛场上的逐梦人”这一主题,结合自身丰富备赛经验、办案经历为青年干警授课答疑。

“业务竞赛是法律监督能力的大比拼”

检察业务竞赛的本质是对法律监督能力的检验,是对“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实践的考察,要从日常办案的法律文书、检察建议等入手,及时更新监督理念,准确把握底层逻辑,厘清办案思路、强化法治思维,把提升法律监督能力作为永远的必修课,无论是业务竞赛还是日常办案,都做到认定事实清楚、法律适用准确、法律文书规范、释法说理充分,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

“效率是最好的催化剂”

要打好持久战,重点解读最高检业务竞赛教材、“两高”指导性案例、条线典型案例等,吃透备赛资料,形成知识点模块,建立体系化知识库,实现厚积薄发。要打好冲刺战,根据日常办案经验,结合自身备赛情况,归纳梳理、复盘总结,形成比赛文书模板,提高赛场答题质效,做到“下笔如有神”。

“心无旁骛才能乘势而上”

司法如察人之疾,唯有亲力亲为,方能精准识病、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在赛场要全身心投入案件本身,在分析解读案件材料的过程中,强化亲历感,将自己作为承办人,以心无旁骛、严谨细致的态度关注每一处细节,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实现“内心确信”与“客观真实”的有机统一。

“要点准确、结构清晰缺一不可”

比赛一般分为文书制作、案件汇报等环节,文书制作环节要凸显高质效办案理念,加强证据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分析,聚焦法律监督事项,找准答题要点,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案件汇报环节要合理把控汇报结构,结论先行,汇报思路简洁、逻辑清晰、语言精炼,充分展现个人风采。

“审题需要注意哪些?”

“如何平衡好工作和备赛?”

“从市级业务竞赛到全国业务竞赛有哪些突破?”

参训的青年干警

就赛前准备、竞赛答题、个人成长等

向徐衍提问请教

他逐一解答

今后工作怎么做?

通过本次活动

参训干警代表感悟颇深

让我们一起去听听

 

刘健楠 公益检察室检察官助理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徐衍老师十数年的从检经历,从刑事检察到公益诉讼检察,丰富的办案经验、清晰的办案思路、创新的办案理念,充分说明了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无论竞赛还是办案都需久久为功。通过本次分享会,让我深刻感悟到要以持之以恒、步履不停的韧劲和脚踏实地、砥砺深耕的拼劲,敢争先、敢攻坚,迎难而上、奋勇向前,早日练就十八般武艺,为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柏雪飞 普通犯罪检察部门检察官助理

徐衍老师备赛经验分享不仅是一场“剥洋葱式”的教学,更是对我们青年干警明晰成长方向的一次指引。“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在学习中,我深感作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检察干警,应当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我将时刻以榜样为镜,精益求精、挺膺担当,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高质效办好每一件事,为检察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大家一致表示,年轻干警作为检察事业的生力军、创新发展的突击队,要珍惜宝贵的成长期,永葆奋斗昂扬之姿,勇于向最好者学习、向最强者看齐、跟最快者赛跑,多学、多练、常请教、求突破,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全方位提升履职能力和专业水平,努力将学到的“真经”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招”。

文字丨院机关党委、政治部

打印此页 关闭页面

主办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