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交流无障碍,百姓就医更有爱 | 检护民生

时间:2024-08-31

      

今年9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一周年,该法明确了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的具体要求,并将检察公益诉讼作为监督管理的保障措施进行明确规定。

近年来,静安区检察院认真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与区残联会签《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协作意见》,有序开展针对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老年人信息无障碍服务公益诉讼、盲道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图书馆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凝聚多部门合力,协力推进和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近日,静安区检察院又率先探索办理了一起移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领域信息无障碍公益诉讼案。

 

一句无心之语引发的关注

“‘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挺好,但字体有点小、界面有些复杂、没有语音播报功能,老年人用起来没有那么顺畅。”2024年5月初,静安区检察院“益心为公”志愿者的一句无心之语引起了检察官徐衍的注意。他立即打开该微信公众号,发现有400多个朋友关注,点进去后志愿者所说的情况确实存在。

经进一步了解查证,“健康静安”系区相关职能部门打造,是一款可以提供预约挂号、医疗费用在线支付、检验检查报告查询、个人健康档案综合查询、在线咨询家庭医生等公共医疗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全市33家三甲医院以及静安区属的26家医疗机构等可通过该平台为市民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程就医及健康管理服务。但该微信公众号暂时没有无障碍模式入口,初步判断其尚未进行信息无障碍升级改造,现有公众号字体偏小、对比度不高、操作较复杂,使得部分老年人、残疾人无法充分享受科技发展的成果。2024年5月8日,静安区检察院开始着手调查。

 

拥有海量用户,无障碍升级很有必要

检察官徐衍随即带队咨询相关专家意见,比对相关无障碍标准,确认该微信公众号确实不符合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

与此同时,检察官走访相关职能部门,了解到“健康静安”拥有注册用户高达165万,仅2023年就有49万人次通过平台线上预约挂号、3.3万人次使用互联网医院、2.7万单互联网药品免费配送到家。覆盖面如此广,拥有用户如此多的一款微信公众号,虽然敬老模式已经在使用,但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实施和推进,网络领域的适老化改造等无障碍建设有待不断改进优化。为此,检察机关与相关职能部门在理念高度统一的良好沟通基础上,多次积极会商,就无障碍升级改造的必要性与完善路径、如何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就医需求等进行深入交流。

2024年5月27日,静安区检察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规定,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对“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进行无障碍升级改造。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为残疾人、老年人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

第三十二条第一款  利用财政资金建立的互联网网站、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应当逐步符合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和国家信息无障碍标准。

第六十三条 对违反本法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提起公益诉讼。

《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第四十条第一款 本市国家机关的互联网门户网站、公共服务平台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的互联网网站、服务平台,应当符合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

 

升级优化,不止于“达标”

相关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高度重视、加快推进。截至2024年7月15日,“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信息无障碍升级改造1.0版本正式上线,并已实现以下无障碍功能:

一是优化快捷入口,在公众号首页菜单、就医服务首页右上角增加显著的“关怀版”快速切换入口,进入无障碍模式,同时保留原有右下角“敬老模式”入口,方便老年用户操作。

二是优化操作方式,“关怀版”和“敬老模式”界面只保留老年人常使用的几项功能,精简操作步骤,降低系统使用门槛。

三是视觉优化,统一字体样式、加强视觉呈现、完善控件显示,降低系统使用门槛,方便老年人、视弱人群等便捷使用。

四是听觉优化,增加长文本语音播放功能。

五是在线客服引导,提供24小时在线智能客服,解决用户常见问题等。

为确保无障碍建设成果真正符合受众需求,2024年8月13日,静安区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老年人、视弱人群代表等体验式跟进监督,并将有无障碍需求的用户实际体验作为升级改造是否到位的判断标准之一。

“我一直用‘健康静安’看病挂号、配药的,以前看起来眼睛有点累,改造后可以快速进入关怀版,界面简约,字体也大,重点功能突出,操作起来方便很多,更适合我们老人使用了。”参与跟进监督的一位老年人这样评价道。

 

精益求精,2.0版持续优化中……

改造后的1.0版已经符合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然而相关职能部门并不满足于无障碍信息建设“达标”,认为应该对标“一部手机走医院”的数字化就医转型标杆,对标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将信息无障碍进一步“做优”。聚焦科技创新引领无障碍环境建设,最大程度消除“数字鸿沟”,使科技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群,相关职能部门已引进虚拟人技术,在功能体系上进一步创新智能应用,重塑公众服务。

在后续跟进监督中,静安区检察院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还特别打造了“健康静安”形象IP,计划推出更为优化的2.0版本——基于 AgentGPT 的医疗服务虚拟客服“安安”,为居民提供“一对一”的智能医疗管家服务。有无障碍需求的老年人、残疾人可以通过手机与“安安”进行对话,就能够实现门诊预约、数字陪诊、智能客服、预问诊等医疗服务功能。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合作。下一步,静安区检察院将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推动无障碍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助力相关职能部门引入创新技术和工具,并积极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治宣传,带动更多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积极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把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落到实处。

 

素材来源丨公益检察室

文字丨苏双丽

打印此页 关闭页面

主办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