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请看我的录取通知书

时间:2022-07-13

      

“检察官,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收到录取通知书了。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

近日,收到这一喜讯的未检检察官特别高兴,这是她们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走好人生道路的最好诠释。

案情介绍

2021年3月,正值上高二的小徐因一时冲动,参与同学斗殴,成了一起寻衅滋事案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考虑到其主动到案、认罪悔罪、获得了被害人谅解等情节,检察机关于2021年12月30日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六个月。

再争取一次机会

2022年1月,小徐和同学外出打篮球,回来路上有同学进便利店窃取面包,小徐看到其他人都动手,竟也顺手牵羊拿了一个面包。检察官获知后既震惊又焦急,在即将参加春季高考的关键时刻,小徐居然犯下这样的错误,如果再次犯错极有可能面临撤销附条件不起诉,而被一并提起公诉。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检察官马上联系青少年社工,一起走访其家庭。小徐称见同学在偷拿面包,忘了自己在考察期,也忘了检察官的谆谆教导,头脑一热就参与其中。了解到小徐系从众好玩、寻求刺激的心理,检察官分析了严重程度,并联系了店方,说明了小徐的身份及目前情况,小徐和同学也积极退赔和赔礼道歉,并取得了被害方的谅解。最终公安机关对小徐不予行政处罚。

法治意识淡薄和父母管教不严是小徐一再失足的原因。检察官觉得救一人比诉一人更难,机会可以给,但要让小徐从根本上认识到错误才是关键。于是,检察官一方面要求小徐吸取教训认真悔过,另一方面制定个性化监护督促令,筑牢家庭保护的“防护线”。检察官联合青少年社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督促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高考复习日程表、密切关注孩子交友情况以及与孩子保持经常沟通的监督举措。

同时,为了促使小徐真正走上正途,检察官及时调整帮教方案,创建微信群,联合社工、法律援助律师及其父母,从多方面对小徐给予关心,提出许多学习生活方面的建议。疫情期间,检察官还及时与社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密切跟踪小徐的身心状况,开展“云帮教”。

经过一系列帮教后,检察官认为小徐通过法治观念、交友选择、自省自律方面的教育,已经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半年的考验期满,检察机关根据小徐的整体表现,最终作出不起诉决定。2022年7月1日,小徐和他的父亲、法律援助律师来到检察院,检察官向他宣读了不起诉决定。同时小徐和父亲带来了高校录取通知书,衷心感谢检察机关给予小徐的第二次生命。

静安区检察院将继续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和关怀力度,指引“迷途”少年重返人生正轨。

打印此页 关闭页面

主办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