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圆满闭幕。3000余项创新科技,百余场高峰对话,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藏着怎样的未来图景?
怀着探索之心,徐汇区检察院青年干警踊跃奔赴现场,沉浸式体验最前沿的科技浪潮,亲身感受AI赋能千行百业的蓬勃脉动,极大地拓宽了视野,对检察护航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7月29日,徐汇区检察院举办“遇见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题分享活动,11名参会青年干警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陆倩慧:本次大会参加医疗健康如何同绘“共生式未来”论坛,我深刻感受到当AI从生产线走进医院,投入到癌症早筛、罕见病诊疗中,它便不再只是辅助效率工具,而是成为了普惠众人的“共生伙伴”。当前,AI正以新的方式陪伴人类探索、学习与表达,我们检察青年也要加快学习步伐,以“数智赋能”更好地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傅艳:本次大会我深刻感受到AI技术已从“概念探索”跃入“产业深水区”,一场智能革命正以具象化的形态重塑未来。我们检察青年不仅要成为AI时代的坚定“拥护者”,更要努力成为其发展的积极“促进者”和“保障者”,持续关注、热情拥抱、全力护航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江梦:本次大会上,我有幸聆听了“AI教父”杰弗里·辛顿和图灵奖得主理查德·萨顿的观点分享,专家们提出的创新想法深深点燃了我对AI的求知热情。我深刻认识到,过去是“互联网+”,当下与未来必定属于“AI+”。我们这一代青年,必须积极拥抱、主动学习、深度参与人工智能,并积极以法治方式融入人工智能产业,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向善发展。
王剑冰:本次大会我切身感受到人工智能已从理念共识迈向实践落地,然而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在本次大会演讲中提到的,发展AI就像养虎崽,它小的时候可以控制,但等它长大了就可能失控,必须依靠全球合作加强人工智能治理。作为检察青年,我们也应积极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引领规则之治,推动人工智能向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发展。
陈茵娜:本次大会聆听智能算力生态论坛,让我对“算力是智能时代的土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真切感受到我国的算力企业正以不同的奋进姿态,为我国的AI产业构建坚实可靠的智能根基。这份冲劲儿感染着我,也激励着我要勇挑重担,以法治力量服务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李博昕:这次大会让我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这项“年轻的事业”和“年轻人的事业”的蓬勃生机,现场处处可见充满活力的年轻面孔,大家围绕模型、语料、算力等核心技术,具身智能、AIGC应用等落地成果交流思想、碰撞火花,让我对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充满憧憬与期待!
孙钰程:本次参观展会,最强烈的印象就是这里的技术浓度惊人。从踏入会场那一刻起,每走几步就能遇见最新的应用成果,或是参与一场前沿论坛。几乎每处角落都在讨论最新的技术研究成果,展示全新的智能体、模型或芯片。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正在参与塑造AI世界的方向,越来越多我国具有原创性的成果正在走向全球舞台。
高友敏:今年有幸参加了四场WAIC论坛,见识了AI技术在各产业方向的落地应用,认识了各行各业的大咖学者,触摸到各专业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脉搏。面对人工智能这项“年轻的事业”,我愿积极投身于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以检察青年之力服务保障人工智能产业在徐汇这片科创热土上开花结果。
陈颖:我参加了中国信通院大模型论坛,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发展的蓬勃热情与无限潜力。其中关于开源生态与伦理安全的讨论,让我意识到AI发展需要技术创新与价值引导并行,提醒我们在技术狂飙中必须守住安全底线。作为检察人,我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既要拥抱技术变革,更要确保AI发展不偏离法治轨道,让技术进步真正造福社会。
袁凤骄:本次大会,人形机器人的拳击对抗以及机器人全流程调制的手冲咖啡、精准施扎的针灸演示,无不令人惊叹于其仿生感知与灵巧响应的卓越能力。与此同时,AI智能教育产品、AI辅助音乐疗愈等创新应用亦纷呈眼前。置身于此科技潮流之中,我深刻领略到前沿科技正以澎湃之势,为生活万象赋予无限可能与盎然生机。
刘清宇:本次大会,沉浸式地感受诸多智能驾驶、智慧城市、金融科技、医疗教育等跨行业AI的创新成果,让我深刻感受到我们已经身处AI共生时代,AI正加速赋能从智能制造到智慧生活的千行百业。我们要继续努力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助力AI点亮数字未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