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未亮,姜生明便被闹钟声叫醒,洗漱完毕后匆匆吃了早餐,没敢多喝水。他打开手机点开志愿者微信群昨晚发来的穿脱防护服视频,反反复复地又看了几遍,便照着视频仔仔细细地做好清洁,带上口罩和帽子,最后严严实实地套上防护服,匆匆赶往社区志愿者集合点。
4月4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小区里很早就繁忙了起来,搭建检测棚、划定排队2米线、布置出入口和采样区……“大白”们井然有序得开展着各项准备工作,迎接“总决赛”的大仗考验,其中就有姜生明的志愿服务身影。
退伍不褪色 “检察蓝”变“抗疫白”
他是一名从检近22年的前辈;他也是一名拥有21年军龄的转业军人;他还是一名老党员,党龄37年。他,就是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办公室干部——姜生明。2000年,他脱下军装,穿上了检察制服,而今,他又穿上防护服变身成为了社区“大白”。
年近花甲,还有一个多月,姜生明就要光荣退休了,二十余年的检察生涯,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各个检察岗位上展现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退休将近,疫情来袭,他第一时间向单位请战,请求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主动联系社区,报名成为抗疫志愿者,申请前往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老党员、一名老战士、一名老检察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抗疫勇向前 排除“万难”赴“疫”线
3月底,根据有关要求,组织动员40岁以下青年干警报名组建市级机关防疫志愿者队伍,姜生明非常想参加,无奈不符合报名条件。他联系到部门领导,希望成为候补志愿者,再三表达自己参与抗疫工作的意愿,“如果人不够或者有其它需要我的地方,一定让我上。”
得知社区基层抗疫工作人力紧张,急需志愿者,姜生明第一时间联系到宝山路街道,报名成为了一名社区抗疫志愿者。根据社区的安排,于4月1日和4日分别参加了小区内抗疫志愿服务工作,协助完成小区全员核酸检测样本采集任务。
坚守“责任田” 为人民服务永不变
开展核酸筛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用最短的时间遏制疫情扩散,是我们所有人努力的目标。作为奔忙着的一员,在小区核酸检测的日子里,姜生明尽心尽力地协助医务人员开展核酸筛查工作,维持好现场秩序;了解到学生们需要上网课,便及时安排他们优先检测;看到步履蹒跚的老年人排队,他会为老人们递上椅子……姜生明用心观察着居民的需求,努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请大家注意保持2米间隔距离,规范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嗓子渐渐嘶哑,一天四个小时的站立,是腿脚不便的姜生明每天都在竭力坚持,用他的话讲:能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继续发光发热,就能带给自己满足和开心。60岁,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可以歇口气,放一放担子享受一下天伦之乐的年纪,但姜生明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抗疫一线默默地坚守、无私地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