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检察报告
2021年检察工作总结 时间:2022年02月17日

2021年,我院在市委和市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围绕实现“五新目标”主题主线,坚持讲政治与抓业务、强队伍有机统一,依法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过硬检察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政治引领,深化司法检察新理念

1.在政治建设中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依托领导干部领学、专家解读导学、双周政治齐学等形式,开展各类学习活动48次。修订完善意识形态相关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和工作督促检查。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就重大部署、重要工作、重大案件等及时主动向市委、市委政法委和市院请示报告。

2.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树牢检察干警的初心使命

牢牢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总要求,围绕“铭记光辉历程、认识伟大贡献、感悟初心宗旨、掌握理论成果、传承伟大精神、领会宝贵经验”6个方面学习重点,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与人民检察制度创立90周年,研究制定我院党史学习教育方案,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真正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领导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开展党组政治学习、中心组学习等33次,在学党史、懂党史、讲党史、用党史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保质保量完成专题学习、专题培训、专题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规定动作;探索创新开展与二中院、嘉兴市院党组中心组联组学习,举办庆祝建党百年主题音乐党课,用好红色地标“第二课堂”等自选动作;深化“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细化35项实事项目清单,开展我与群众面对面、我是党员做先锋、我为发展献一计等活动。

3.在巡视整改中全面提升检察履职的质效水平

针对高检院党组对我院巡视反馈的问题和建议,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和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逐项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和整改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先后召开8次党组会专题研究巡视整改工作,逐一验收销号,全部整改到位。着眼长效常治,制定、修订《领导班子基层调研工作实施细则》《检察业务疑难复杂问题研判会商工作办法》等16项制度规范,逐步完善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规定、认罪认罚制度廉政风险点清单、疑难复杂案件办理规则等检察权运行及监督制约长效机制,切实使巡视整改工作成果成为指导工作实践的重要抓手。

4.在教育整顿中巩固提高检察队伍的素质能力

紧紧围绕“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主线,牢牢把握聚焦“四项任务”,高标定位强化组织领导,抓好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固本培元抓实学习教育,以政治教育固根本,以警示教育为镜鉴,以英模教育树标杆,打造领导领学、部门同学、标杆树学、自学评学、岗位践学的“五学载体”,切实做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刀刃向内严肃问题查纠,全面彻底肃清流毒影响,深入推进顽瘴痼疾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开门纳谏办实事解难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沉下身”等方式,班子成员牵头召开调研座谈会9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09条,梳理归纳形成7类53项问题,推进“表象在基层、根子在分院”问题整改落实。抓源治本推进建章立制,围绕痛点难点堵点完成课题调研11项,为制度建设打牢理论基础;注重全面性、时效性、操作性,制定、修订规章制度31项,切实用制度巩固教育整顿成果。

二、围绕中心大局,展现检察为民新担当

1.精准发力服务保障国家战略

围绕中心履职尽责,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制定出台《服务保障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实施意见》,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升级优化推出2.0版,实现分院工作与地区经济社会同频共振、同步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聚焦辖区内青嘉吴、北长江口、崇明国际生态岛等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区域建设,打通案件线索渠道,强化案件办理和跨区域协作,由点及面做深做实长三角地区检察协作文章,助力推进共治共保、联防联控。在市院统筹指导下,与苏州市院签订《“沪苏同城”检察协作备忘录》,深化跨区域法律服务和惠民便企合作,共同推进民营经济同城化保护、公益诉讼跨区域检察协作等7项重点工作,并就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联合制发典型案例,做实区域协作“朋友圈”。

2.重拳出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持续深入落实高检院“三号检察建议”,加大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网络传销、内幕交易、洗钱等重大涉众型、风险型金融犯罪力度,审查批捕金融犯罪案件33件60人,起诉23件57人。高质量办理了高检院、公安部挂牌督办的一批重特大案件,针对金融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突出办案重点、把准办案尺度,办理了全国首例非法侵入并售卖券商交易系统非法接口黑客案、本市首例以虚拟货币为交易媒介的网络传销案等一批新类型金融犯罪案件。坚持办理案件与追赃挽损并重,制定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追赃挽损工作方案,开展理论与实务研究,探索推进“刑民行”相结合的追赃模式。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反洗钱工作有关部署要求,制定《落实洗钱罪“同步审查、一案双查”工作机制办案指引》,会同法院、公安加强反洗钱工作研究,协调推动案件办理,形成惩治洗钱犯罪工作合力。积极探索推进企业合规改革试点,针对某公司涉嫌串通投标开展排摸,推动刑事合规在分院层面落实落地。深化银行保险金融犯罪研究中心实质化运作,聚焦保险诈骗司法实践、涉虚拟货币相关犯罪法律适用等问题召开研讨会,编写涉银行及保险类犯罪金融白皮书,形成银行保险金融检察研究新格局。

3.久久为功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

聚焦平安上海、法治上海建设,调整院扫黑除恶领导小组成员,健全专门办事机构,将行之有效的办案经验做法,及时转化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措施要求,推进长治长效。加强对区院的对口指导和同步把关,办理涉黑涉恶二审案件3件14人。

4.多措并举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

围绕案件办理中发现的社会管理突出问题、行业监管漏洞隐患等,制发各类检察建议20份,努力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成立工作专班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专项工作,对纳入专项治理范围的案件均做到领导包案,通过释法说理、司法救助、公开听证、内外合力、依法纠错等方式解决矛盾。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对内制定《关于办理群众信访事项的操作细则》,规范信访事项的接收、审查、分流和答复工作,做实做细“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对外与二中院联合出台《关于建立重大信访信息共享机制的规定》,加强部门、属地联动,形成化解重大信访矛盾合力。全力做好全国两会、建党百年、花博会、进博会等重大时间节点维稳工作,加强重点案件、重点人群风险动态排摸。

5.突出特色打响检察为民分院品牌

着力打造“检察蓝精灵”检察为民2.0升级版服务品牌,汇聚全院实务培训、志愿服务、法治宣传资源力量,探索菜单式、上门式、点单式为民服务新模式,助力打通基层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与共和新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签订共建联建协议,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实践基地,签约社区“银发盾牌”项目,组织开展法律讲堂、法律咨询、法治宣讲等各类活动20余次。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受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17件169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39件,对1起上诉案件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司法救助。以更优检察履职助力司法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六大保护”相融与共、协同发力,开展法治进校园、检察开放日等活动18次,法治副校长相关工作经验被国家级媒体刊载推广。打响“公益检察官”分院品牌,制定“公益有我 奋远先行”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开展进基层、讲公益、听民声系列宣传活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公益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守护公益浓厚氛围。

6.紧贴需求拓宽人民群众参与渠道

贯彻落实高检院《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制定我院公开听证操作手册,不断拓展公开听证范围,“四大检察”领域全覆盖开展公开听证,办理的长江非法采砂磋商听证案例入选上海检察机关检察听证为民实事典型案例。优化12309检察服务中心,搭建“访、信、网、电”一体化受理平台,畅通线上线下诉求反映渠道,为律师互联网阅卷提供更多便利,让群众随时随地体验方便快捷高效的“一站式”综合检察服务。深化检务公开,领导带头调研走访,听取“两代表一委员”、特约监督员、企业、社区等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代表委员视察检察工作、人民监督员参与检察办案活动30人次,举办检察开放日9次,确保检察工作在监督中有序发展。

三、立足主责主业,彰显“四大检察”新业绩

1.做优刑事检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批准逮捕88件177人,提起公诉84件129人。依法办理了复旦大学教师姜某某故意杀人案、“10.24”大渡河路五死七伤案等一批重大敏感案件。坚决惩治职务犯罪,受理审查起诉8件13人,提起公诉4件7人,办理上诉案件3件3人,同步审查辖区院职务犯罪案件一审判决26件36人。按照“百日攻坚行动”要求,制定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案件分案办理规则,调查研判线索29件,立案侦查并移送审查起诉4件5人。切实强化刑事检察监督,办理立案监督案件 1件,制发《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说明书》;办理侦查监督案件1件,制发《侦查监督通知书》;受理各类刑事抗诉案件43件76人,审查后支持抗诉、提出抗诉、提请市院抗诉32件64人,8件案件入选上海市检察机关刑事抗诉精品(优秀)案件;受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7件,受理刑事执法监督线索15件,提出纠正意见42次,制发《检察公函》12份。

2.做强民事检察

受理民事申请监督案件477件,提出抗诉、提请市院抗诉68件,法院再审审结56件,改变原裁判52件,改变率为94.6%。持续推进专项监督,并针对涉赌债、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等新领域进行有益探索,与二中院联合开展“涉虚假诉讼民商事案件的识别与规制”“涉民刑交叉申诉案件法律问题”研讨,加强虚假诉讼理论、实务问题研究,全年抗诉虚假诉讼案件32件,法院再审42件,改变率为100%;围绕法院民事执行类案件专项监督,组建专班开展调查核实,制发执行检察建议8件,推动解决“执行难”问题。注重矛盾纠纷化解,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审查处理重复来信来访案件361件,通过检察和解方式,针对继承、共有、劳动合同、网络购物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领域,促成7起申诉案件案结事了人和,2起申诉案件申请人经释法说理后主动撤回监督申请。首次运用“和解+救助”,对一邻里纠纷案中生活困难申请人依法给予司法救助金,促成和解协议顺利履行;联合街道形成矛盾化解合力,从社区、邻里、亲朋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努力打开双方当事人心结,促成一长达10年的共有纠纷案顺利和解。构建多元监督格局,在用好抗诉、提抗等手段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检察建议效能,制发社会治理、类案监督、执行监督等书面及口头检察建议12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受理涉民营企业民事诉讼监督案66件,对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2件案件提请市院抗诉,以公正司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3.做实行政检察

办理行政申请监督案件113件,提请市院抗诉1件,提出抗诉2件均获法院改判。以行政诉讼监督为基石,切实发挥“一手托两家”作用,监督法院公正司法、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以化解行政争议为牵引,针对案件类型广泛、矛盾集中突出、息诉化解不易等特点,坚持司法公正优先,兼顾司法效率,突出抓好典型性、引领性行政诉讼案件的监督。抗诉一起因开庭迟到而按撤诉处理行政裁定申请监督案,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被推选参评高检院行政检察典型案例;办理的陈某等人与宝山区房管局房屋拆迁裁决纠纷监督案获得上海市女检察官协会精品案(事)例奖。

4.做好公益诉讼检察

受理公益诉讼线索14件,进入立案调查程序12件,新受理线索转立案率85.7%,开展诉前磋商3件,制发检察建议1份,开展专项监督活动3项,公益诉讼办案团队获评高检院2021年度优秀办案团队。着眼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办理侵害公益系列案件,探索“全程公证+技术见证+案件听证”的“三证合一”模式,就非法收集人脸数据信息案,要求相关公司在公证机关全程公证和鉴定机构见证下,拆除设备、删除数据、落实整改,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评估整改效果,切实维护个人信息安全领域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加强“等外”探索,办理了本市首例个人信息安全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联合市邮管局、市快递行业协会开展“守护安全 放心寄递”倡议活动,构建多部门信息安全综合治理格局,结合办案推动出台《上海市邮政快递行业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为全国其他省市治理同类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上海样本”。持续聚焦长江大保护,在办理网络信息侵害濒危野生动物中华鲟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中,积极发挥公益诉讼预防性制度功能,在开展诉前“磋商+听证”的基础上,联合各相关主体共同开展“公益护长江 共献正能量”主题倡议活动,建立完善长江生态公益保护长效工作机制和综合治理格局,构建了线上线下多元共治体系。着力加强公益诉讼理论支撑,与奉贤区院、华东政法大学共同申报高检院应用理论课题项目《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课题成果《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被《上海法治报》整版刊发。

四、坚持守正创新,凝聚改革发展新动力

1.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

不断深化司法责任制落实,进一步完善检察权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逐步形成了适应改革要求、贯穿办案全程、措施具体管用、责任形成闭环的良好工作格局。在相关部门试运行民事行政检察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民事行政检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规定(试行)》,确保各办案环节严格依规留痕,落实防控责任,堵塞风险漏洞。市院在我院举办民事行政检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制度措施和经验做法在全市范围复制推广。在市院刑事检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规定基础上,制定我院补充细则,以检察官权力清单为依据,以责任落实体系为路径,确保从源头防范化解办案风险、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加强案件质量评查和流程监控,强化内部监督制约,评查案件187件,流程监控案件576件。

2.推动业务发展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刑事案件侦检衔接机制,与市公安局治安总队会签加强侦检工作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细化案件协商、提前介入、捕诉衔接、法律监督等工作,共同提升办案质效。建立检法协作长效机制,针对司法实践突出问题,与二中院会签检法联席会议纪要,制定《刑事案件审判阶段延期审理工作规定》,围绕统一司法尺度、规范类案处理,就刑事案件延期审理、常见罪名受案标准、量刑情节认定标准等问题达成共识。建立疑难复杂案件研判会商办法,加强对辖区疑难复杂案件的及时发现、集中研判和统一管理。建立疫情常态化下的驻所检察机制,做好本市疫情期间的同步封闭检察。建立民行检察办案审查机制,制定案件办理“一案五必查”实施办法,进一步增强监督的主动性、精准度和实效性。探索公证机关参与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机制,与徐汇区公证处签订《公证服务公益诉讼助力检察职能合作协议》,制定《关于建立个人信息安全公益诉讼诉前保证金资金监管制度的工作细则》,创新拓展维护个人信息安全领域公共利益路径。

3.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

准确把握捕诉条件,全年不捕19人,不捕率10.1%,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7件,变更强制措施2人。对辖区院不捕率、不诉率、捕后轻刑率等情况开展专项调研,协助市院制定常见罪名不捕、不诉参照标准。制定关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规定,建立分、区院刑检部门工作联络员制度,加强对辖区院逮捕、起诉、抗诉等相关数据的常态化分析研判。在办理一虚开发票案中,根据被告人犯罪情节、认罪态度、主动退缴等情况,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在保障诉讼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审前羁押。强化认罪认罚制度适用,加强对近三年认罪情况和量刑数据的比对分析,进一步提高量刑建议精准性。加强对认罪认罚案件的二审法律监督,强化个案指导、沟通和协调,针对部分检法认识分歧问题,积极沟通协调、探索解决路径,推动制定《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建议问题的若干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分院在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工作中的示范作用。

4.抓实典型示范案例梳理培育

进一步增强典型案例的引领作用、示范意义,制定加强检察案例工作的相关意见,强化对案例工作的组织领导。打造“刊物+队伍+服务”工作模式,创办《二分院检察案例选编》内刊,形成案例“蓄水池”,发挥对辖区院的业务辐射作用;构建全员参与案例工作“大格局”,加强编写和编审团队建设,提高案例收集、编审和转化质效;细化案例收集报送、编审推荐、成果转化等工作机制,并就编写能力培养、学习转化运用、工作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我院办理的周某等5人抢劫,偷越边境,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入选高检院第二批国际(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典型案例;上海检察机关银行保险金融犯罪研究中心《整合资源筑检察防线 服务金融助行业展翅》事例获评上海市检察机关落实“三号检察建议”优秀案(事)例;“认真履职回应百姓诉求,勇于担当维护老人权益”案(事)例获评上海市女检察官协会优秀案(事)例奖;徐某与区房管局房屋征收补偿合同纠纷监督案,陈某等人与区房管局房屋拆迁裁决纠纷监督案相关经验做法,被市院检委会作为典型案例予以通报。

五、注重一体发展,凸显分院工作新亮点

1.立足形势任务厘清分院职能定位

进一步加大对分院职能定位的思考谋划,由检察长担任组长主持开展《新形势下直辖市检察分院职能定位研究》课题研究,从内外“新变局”下全面提升检察工作质效、检察“大格局”下自身作用发挥、着眼“全局”服务保障城市能级等方面,系统分析直辖市分院职能定位及实践运作。围绕提升分院办案监督能力实现示范引领、优化分院对基层院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分院在促进适法统一中的作用,提出强化直辖市分院职能发挥的制度构建设想。进一步凸显分院“承上启下、居间指导”作用,健全走访调研、辖区片会、研判会商制度,优化新型三级联动办案质量保障机制,领导班子带队与辖区院交流工作、听取意见19次,加强宏观谋划、业务指导,共谋瓶颈问题解决之道。

2.立足制度机制提升个案指导效能

强化上下级院沟通联系、协作配合,提高上下级检察业务工作融合,发挥检察一体化工作优势。优化完善对下业务指导机制,修订分院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3项办案指导工作规则,进一步理顺分院与辖区院业务指导关系;制定刑事案件请示汇报规范指引,规范辖区院请示案件办理;制定加强对辖区院抗诉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升刑事审判监督质效,提高抗诉意见采纳率;针对民事检察受案分布“倒三角”问题,健全上下联动一体化办案机制,助推辖区院打开工作局面。搭建经验交流、疑难解答、案例发布“三个平台”,多角度丰富指导工作内容,构筑上下互通的交流渠道。进一步放大分院检委会对重大案件办理的决策、指导和监督作用,研究重大案件13件。

3.立足宏观视角完善类案处置模式

加强对辖区内司法办案中倾向性、苗头性、典型性、普遍性问题的综合分析,在统一辖区执法标准、消除认识分歧、解决实际问题上主动作为,积极为上级院了解掌握情况、牵头协调处置提供参考和依据。强化精准监督理念,制定全市检察机关首个民行类案及关联案件检索指引,挖掘类案监督线索促进同案同判,受到高度重视。针对刑事案件中量刑不统一、同案不同判等问题,梳理同类案件裁判情况,论证比对法律依据,加强与法院沟通研商,推动一类问题得到解决。在办理一起刑事申诉案中,通过审判监督纠正一新型液体毒品量刑明显不当情况,为推动司法实践中同类犯罪量刑统一提供了借鉴。

4.立足协同发展推动人才交流互通

进一步畅通分、区院人才交流培养双向互动渠道,带动辖区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围绕“双一流”目标,制定《加强辖区院人才带动的实施办法》,按照整体统筹、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人岗适配原则,通过跟班学习带教、专案实务锻炼、专业化办案团队吸纳人才等方式,在分院层面为辖区院提供人才培养平台。用好《关于组织青年干警赴基层院办案锻炼的办法》,分批组织青年干警至外单位、辖区院、兄弟部门参与办案工作,帮助干警拓宽视野、积累经验,先后选派3名青年干警赴农场院、辖区院工作,12名干警业务部门轮岗锻炼、1名干警赴内蒙古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锻炼。

六、锻造过硬素能,焕发检察铁军新气象

1.规范标准管理提升机关党建水平

牢牢把握“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核心任务,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求,党组书记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支部书记强化支部战斗堡垒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持续抓好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三会一课”为抓手,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方式,提升组织生活质量。进一步深化“党建+新媒体”建设,用好用足门户网站、检察工作网、学习强国等平台载体,丰富党员培训管理新渠道。认真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积极参加两优一先党支部示范点、最美退役军人、海上最美家庭、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集体、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等各项评比表彰活动,8个集体和44人次分获相关荣誉。

2.坚持严字当头狠抓纪律作风建设

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项目清单,通过扣紧责任“链条”,形成责任“闭环”,有效推动“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常抓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执行,突出机关作风顽疾整治,注重对干警的日常教育、监督和管理,通过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说法,引导广大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加大廉政讲评、政治谈话、廉政家访、教育提醒和监督问责力度,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注重用好用足第一种形态,对问题做到早防范、早发现、早处理,坚决防止“小恙”变“大患”。

3.聚焦素能提升打造分院人才高地

高点谋划素能建设各项举措,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以科学梯次结构打造分院检察人才方阵。培养领军梯队打造“奋远英才”,确定首批8名“奋远英才”培养对象,建立双导师带教机制,在案件办理、理论研究、服务基层等方面切实发挥优秀人才引领作用。强化实训练赛打造“业务标兵”,深度融合教育培训阵地,打造奋远讲习所、奋远实训营、奋远集结号,系统开展各类培训活动300余次,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能。

4.落实严管厚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充分发挥考核“风向标”作用,对接高检院、市院有关要求,落细落实本院检察官业绩考评工作实施细则,加强检察官全流程业绩考评系统常态化应用,完成检察官业绩考评工作。持续做好“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记录报告,规范线上填报流程。坚持把管理监督落到实处,制定完善在职干警和退休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办法、检察干警兼职行为管理规定、离任检察人员从业行为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进一步规范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加强填报培训,并通过年度重点核查、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填报质量。重视发挥身边榜样力量,组织开展身边榜样人物事迹报告会、“奋远英才”座谈交流会、“奋远之星”优秀人物评选,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浓厚氛围。抓好从优待检政策落地,关心关爱患重大病和生活困难干警,做好慰问、帮扶、协调等工作,为干警及时传递组织温暖。不断丰富文化生活载体,举办新春游园会、体育友谊赛、红色路线寻访、读书分享会、“六一”亲子游等活动,陶冶干警情操,提升队伍活力。

七、服务目标任务,构建检务保障新常态

1.深化理论研究和专家智库作用

编发《调研选编》等内刊30期,文章在各级各类报刊公开发表25篇,获奖9篇。围绕分院检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积极申报2021年度高检院、市院等各类重点课题6项,获批课题立项3项。我院申报的《新形势下直辖市检察分院职能定位研究》获市检察官协会重点课题立项,《检察机关民事虚假诉讼监督路径之多维探析》获全面依法治市调研课题立项。我院承担并顺利结项的2020年市检察机关重点课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检察职能发挥研究》获一等奖,市检察官协会重点课题《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路径选择》、全面依法治市调研课题《行政规范性文件检察监督制度的构建》分获三等奖。进一步发挥专家智库作用,优化检校协作机制,与华东政法大学签订合作协议,邀请咨询专家参与我院案件咨询、业务研讨、案件听证等共计17件32人次。

2.提升参谋辅政、检察宣传和政务保障水平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党组科学决策,协助制定《2021年党组重点督办工作项目清单》《高检院党组巡视整改任务清单》《“开门搞整顿”意见建议清单》等,持续改进督查方式、丰富督查内涵、提升督查水平。提升以文辅政水平,起草各类综合性文稿30余篇,编发呈阅件、检察工作情况、简讯、教育整顿专刊等信息刊物171期。做优检察宣传工作,结合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检察队伍教育整顿等主题,策划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制作“法匠”“身边的榜样”“公益诉讼进行时”等主题新闻报道和新媒体推送,发布办理大要案、重点工作等稿件30余篇,制作电视专题片、微视频9部,“两微一端”发布信息1000余条。提高服务保障意识,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持续强化保密、机要、档案管理,做细政务保障各项工作。

3.强化检务保障和后勤警务工作

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严控“三公”经费,围绕“四大检察”新增项目经费需求,统筹推进执法办案、教育培训和智慧检务建设,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着眼检察业务用警新需求,提高警务履职保障能力,积极参与各类案件调查取证、法律文书送达、远程视频提审、执勤维稳等活动,共计送达法律文书、案件材料2809件,移送赃物43件,看管犯罪嫌疑人、看护被害人及亲属、证人598人次。